徐州考研英语班:莫把求职难都归因为“鄙视链”
2018-03-16 10:35
来源:新东方徐州学校
作者:新东方徐州学校
最近有媒体报道,有大学生发文,把数十次投递简历均遭用人单位忽略或拒绝的原因归结为自己“二本”院校的“出身”。
所谓的“鄙视链”在现实中确实存在,但大学毕业生把自己求职难归因于“鄙视链”却失之偏颇。说就业难,名校毕业生也难,因为作为毕业生个体来说,尽管招聘岗位眼花缭乱,但某个时间段适合自己并且薪酬、工作环境等令人满意的岗位并不多,竞争也很激烈。因此,普通院校的毕业生不要形成所谓“鄙视链”的思维定式,真正决定就业和未来发展的是就业观、人才观和对自己的定位。
表明上看,一些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存在“名校情结”“学历歧视”等观念,但事实也并非那么简单。就业岗位并不多,面对雪片般的求职简历,为了在招聘中提高效率、择优录取,采用学历作为进入门槛之一,虽然过于简单却合乎企业自身的法则。也有一些企业看重的并非是一张名校文凭、一个漂亮头衔,而是文凭背后的能力预期。
因此,大学毕业生需要转变观念,首先不要以为修完四年的大学课程,取得了本科文凭就是某个专业的人才,就应该进薪资高、条件好的企业甚至国企央企。真正的人才是在实践中磨炼出来的。求职时应重在岗位的匹配和适合,不妨从基层做起,积蓄能量。一个人在岗位实践中真正练就了本事,干出了业绩,何惧什么“鄙视链”。
从整个就业形势看,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并存。据前些年相关部门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我国劳动力市场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短缺。“技工荒”的现象也启示我们,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最主要因素在于自身在专业能力、实践能力上还没能达到企业的要求。
大学毕业生要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无非两种途径:第一种是从踏入大学之门的那天起就奋发努力,注重实践与应用,让企业招了就能用;第二种是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培养和磨炼。学历并不决定一切,能力和水平才是硬道理。请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英雄不问出处的传奇时刻都会在职场发生,但传奇的背后,是贴地而行、脚踏实地的艰苦磨炼。(作者系浙江省义乌市教育研修院教师)
新东方徐州学校微信(微信号:xzxdfxx)
最新考试资讯、教育新闻,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相关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