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徐州新东方学校>教育资讯>正文

出国留学前应准备好应对各种问题及困难的良好心态

2015-04-02 11:17

来源:新东方徐州学校

作者:新东方徐州学校


每年进入八月,申请到海外大学的准留学生们将陆续离境。出国留学前,充足的行李准备、对境外生活常识的了解当然必不可少,但更不容忽视的是要准备好应对各种问题及困难的良好心态。

明确定位 调整适应方式

留学生出国之后,在已有文化的基础上,会接触到一种全新的语言和社会文化系统,不同学生对此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在启德举办的“2014年留学生行前指导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傅纳根据不同学生对两种文化的融合态度,把学生分为四种,分别为整合方式、分离方式、边缘方式和同化方式。

以上四种模式分别伴随着中国文化和他国文化两个变量的变化而出现。其中整合方式表示学生在保持原有文化认同的同时,还保持与其他文化群体的联系。这种情况下学生面临的融入压力较小。

而分离方式和同化方式,前者是无法融入新文化,后者是无法保持原有文化的认同,这两者会伴随有一定程度的压力。压力最大的是边缘方式,这种情况下,学生内心会面临巨大的冲击,无法处理新文化和原有文化的冲突,致使认知体系的崩溃。

启德教育集团市场推广总监金冉表示,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对文化的适应能力,结合自己的留学和就业规划,作出适当调整。特别是出国读研究生的学生,英国和美国的一些硕士研究生课程只有一年到一年半,学生的适应和学习时间有限,这种情况下,学生尤其要积极调整自己的适应方式,做到在留学期间最大化利用学习时间。

积极适应开放式授课

金冉告诉记者,新生初到海外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只要及时调整状态,一般短期内都可以有效解决适应问题。但如果学生不能直面问题而选择逃避,则会使情况变得复杂,对开放式授课的消极回应就是一个典型方面。

“有时学生并非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只是需要勇气和方式去突破困境。”金冉说,“一些学生个性比较内敛,不习惯主动发表看法,在国内没有问题,但是到开放式的课堂上,就会感受到自己的劣势。这个时候我们一般会采取积极的沟通策略,向学生讲解开放式课堂的特点,需要学生如何配合,以及就如何突破发言障碍给出具体指导。”

新航道留学中心总经理助理莫单玉表示,学生在课堂上勇气不足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对自己英语水平的担忧。“海外很多课堂都需要师生之间互动交流,而且课外阅读量也非常大,即便是英语拿了高分的国际学生也会感到吃力,而持续的压力不仅影响学习成绩,还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针对学生的这一担忧,莫单玉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大多数海外学校会给国际学生提供额外的英语学习课程,积极参与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在听说等各方面提高巩固。同时,学生自己的心态一定要积极乐观,在课堂上保持与老师的沟通,有不理解的地方要主动提出,哪怕是简单的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专注度,另一方面可以给老师一个开朗积极的印象。学生在课下也要多参加课外活动,多和当地学生交流,走出自己熟悉的中国学生圈。

从环境中寻求支持

一个人个性的养成与家庭、学校等环境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在留学过程中,这些环境会对他有哪些帮助呢?

“家庭的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和组织性对学生的适应能力呈正相关。越温馨和睦的家庭,学生的适应能力就会越强。”傅纳说,“留学生出国前后,父母情绪上有所失落是正常的,因为对于国内家庭来说,这是一个重新建构的过程。但是父母一定要互相支持,在保持与孩子沟通的同时,又不‘绑架’孩子。”

莫单玉则表示,学生要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目前所处的环境。“对异国文化的适应有时候甚至比适应学习本身更加困难。怎么跟外国人打交道,聊天聊什么,饮食文化怎样,遇到冲突怎么解决等等都是需要独自面对的问题。”

而在留学的整个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书本、网络,以及亲身体验等方式来不断加深对周边环境的认知。学生在出国之前就应该对自己的课程和学制做详细的了解。比如,英国本科教育为三年,硕士研究生大多为一年,学制较短意味着进入学校不久就要考虑将来就业的问题;而美国教学方式灵活,学生可以同时选修多个专业,甚至更换学校或者转学,也能通过多修学分而提前毕业。因此提前制定好学习计划,会有更大的收获。

金冉还指出,尽管交友过程中,坦诚相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但是考虑到对方成长的文化环境,坦诚之前还是要提前做一些功课,避免谈到不恰当的话题。





新东方徐州学校微信(微信号:xzxdfxx

最新考试资讯、教育新闻,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相关推荐

  • 学校活动
  • 本地信息
  • 课程推荐
  • 教育资讯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